1、《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相关资料图)
4、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5、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6、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7、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8、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0、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11、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2、 [译文] 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13、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14、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 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15、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16、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17、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18、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19、 [按] 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
20、 孙子仲:当时卫国的元帅。
21、 平:《集传》:“平,和也。
22、合二国之好也”。
23、有说当时陈、宋二国作乱,孙子仲平之,则“平”应为“平伏”,或不战而使蕃国归顺,并不是两个平等的国家缔结和盟。
24、孙子仲当时是“天子师”的出兵,不是卫国战争。
25、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传》:“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26、《笺》:“不还,谓死也,伤也,病也。
27、今于何居乎?于何处乎?于何丧其马乎?”爰音yuan2,即哪里。
28、 契阔:离合。
29、马瑞辰《通释》:“契当读如契合之契,阔当读如疏阔之阔。
30、……契阔与死生相对成文,犹云合离聚散耳”。
31、契即合,阔即离。
32、 成说:《通释》:“成说即成言也。
33、……《传》训说为数者,盖为预有成计,犹言有成约也。
34、”即已有约定。
35、 洵(音xun4):远。
36、 信:即“言而有信”的信。
37、(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极,信、极连读,犹言终古。
38、按通篇意旨,均不从) “丧其马”与“不还”相对,马应是比兴,借指宁静的田园生活。
39、 ==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0、”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41、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42、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43、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44、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45、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4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7、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48、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49、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 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这四句里只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经里的文字(诗经里还有“君子偕老”的词句)。
50、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毛《传》训“契阔”为“勤苦”,郑(郑玄)《笺》则发挥其意,谓“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沙场上军士之间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
51、不管遇到什么危难,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
52、”钱锺书在《管锥编》中评价说:“《笺》甚迂谬”,又指责其“穿穴密微”,并很幽默的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等句,比较《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刺配沧州临行云“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稳”语,断为“情境略近”。
53、 另外两句的“共著”,“同眠”,都是拟“偕老”变化而来的,在网络文章中广为流传。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了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