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ETF期权日内暴涨超20倍!“末日轮”又香了?

证券之星   2023-07-27 17:25:23

受到隔夜利好消息的影响,A股早盘高开高走,代表大盘蓝筹走势的上证50指数早盘上涨2.78%,拥有杠杆效应金融衍生品涨幅更加明显。行情数据显示,多只上证50ETF期权认购合约集体异动,其中行权价靠近标的现价的合约涨幅尤为明显。以7月合约为例,50ETF购7月2650合约的日内涨幅一度超过2600%,收盘涨幅仍在2000%以上,


(相关资料图)

(来源:东财Choice)

虚值与实值间“横跳”

之所以50ETF期权合约出现巨大涨幅,还要先从期权的条款开始了解。

根据上交所的资料,目前挂牌的股票期权是交易所统一制定、规定买方有权在将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股票或者跟踪股票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与期货必须到期交割不同,期权买方可以选择不行权,但买方若确定行权,卖方有义务配合,其行使权利的价格正是行权价。

以前文中的50ETF购7月2650为例,根据上交所的期权条款,买入该合约并行权,意味着需要在7月到期日(2023年7月25日)以每份2.65元的价格买入10000份上证50ETF。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认购和认沽期权的不同,行权不一定代表买入标的物,且合约行权价及单位可能受标的除权除息影响。

(来源:上交所)

从上述基本条款来看,标的物市价与行权价的差距,对于行权与否将产生明显影响,这也是条款中的实值和虚值概念。以认购期权为例,如果行权价低于标的物市价,则该期权为实值,反之为虚值,二者相等则为平值。此外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期权价格受标的资产价格和波动率等因素影响,权利金价格波动并非线性,尤其临近交割日时,标的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往往会引发相关期权价格的剧烈变化,这也是业内俗称的“末日轮”行情,上文中提到的50ETF购7月2650合约正好符合这一点。

行情数据显示,50ETF购7月2650早在5月25日挂牌时还是虚值期权,且随着到期日逐步临近,期权价格逐步下跌,但由于期权标的50ETF受利好刺激出现大涨,本来是虚值的合约转为实值,使得行权存在利润空间,这或是该期权在最后交易日大涨的原因之一。

(来源:东财Choice)

“末日轮”行情早有先例

事实上,期权在存续最后一天,甚至是最后数小时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在A股市场上已经出现过数次,其中较近的一次是在2021年7月。根据财联社的报道,随着50ETF波动加大,当年7月28日到期的相关认沽虚值合约均出现明显涨幅,其中50ETF沽7月3200合约由虚值合约逐步趋向实值,涨幅一度高达13100%,最终收盘上涨4550%;同月的50ETF沽7月3100合约涨幅也达到1700%,50ETF沽7月3000合约收涨200%。

时间倒推到2019年2月25日,50ETF2月行权价2.8的认购期权还曾在到期前创下日内大涨192倍的记录。根据澎湃新闻当时引用南华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曹扬慧的说法指出,促成该期权日内大涨192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标的合约50ETF基金涨幅较大,导致该合约从深度虚值合约变成了实值合约,二是期权隐含波动率上升较快,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热情明显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股票期权“末日轮”并非是A股的专利,美股市场也有名为“零日到期期权 (0DTEs) ”的类似产品。按照华尔街见闻的说法,0DTEs是在交易当天到期并失效的期权合约,这意味着期权的到期时间只剩下不到24小时。当期权到达这一阶段时,交易者并没有多少时间来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交易过程需要十分迅速,交易员也通常将其视为针对可能影响市场的事件进行策略性押注的方式之一。根据高盛的统计数据,截至去年第四季度,0DTEs占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标普500指数期权日均交易量的比例已达到44%。

(原图来源:高盛)

“火中取栗”风险大

由于期权即将到期,交易“末日轮”的投资者大多以日内交易为主,其结果就是交易量急剧放大。以50ETF购7月2650为例,该合约在大涨的同时,全日成交超过34万手,创下了挂牌以来的新高。但是,对于这种最后交易日异常波动的“末日轮”,交易所早在两年前就曾提示其中风险。

根据财联社的报道,在50ETF期权2021年7月“末日轮”行情时,上交所曾经表示,作为定价高效的衍生品,期权的涨跌幅比现货宽很多是正常的现象,也正是因为到期日临近,投资相关期权的风险也有所攀升。尤其对于一些期限较短的深度虚值期权,投资者以为可用低廉的成本来博取未来高获利空间的可能性,但猜测正确的可能性往往很小,一旦虚值合约到期,价值归零的风险很大。上交所当时曾经提醒投资者,实际交易中决不能有赌徒心态,更不能只看杠杆、只看最高涨幅、不看风险。

总结起来,作为自带杠杆属性的衍生品,期权可以成倍放大盈亏,对于临近到期的合约尤其如此。虽然投资者表面上可“以小博大”,但考虑到杠杆效应以及最后交易日的波动后,其潜在风险可能远大于收益。交易者在接触此类高风险产品前,建议先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