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和《难经》中,都对脉诊有许多详细的论述。东汉时期,脉诊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直至现在,脉诊已经成为一名中医的形象符号,也作为最能代表中医特色的一部分而薪火相传。
(相关资料图)
古往今来,不乏精通脉学的大师,与张仲景同时期的华佗就以“治其病,手脉之候,其验若神”著称于世。但是对于大多数学中医的人来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心中易了,指下难明”,有些人学了几年、几十年脉诊仍然是一头雾水。笔者也曾走过这样一段迷茫之路,直至明了了“胃气”之于人体的重要性,创立了“扶阳中土论”之后,对脉诊才渐渐悟得其中滋味。在此,笔者将多年心得分享给广大读者,希望能给脉学学习者带来一些启发。
脉象的形成
脉象即指脉博的形象与动态。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谓之“平脉”。疾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不同的病证会出现不同的脉象。
那么,脉象是怎样形成的呢?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因之受到影响,脉象就会产生变化,正如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所言:“人身虽云五脏六腑,总不外乎气血两字。学者即将气血两字留心讨究,可无俟他求矣。”同时,郑钦安又在《医法圆通·切脉金针》中写道:“夫脉者,气与血浑而为一也。”这就让我们明白,人身气血为一物,脉象的变化即是人身气血旺衰的变化,因此,切脉切的就是人身气血的变化情况,由此推导出病变部位和病情进退,进而指导临床用药。
脉以胃气为本
既然切脉切的是人身气血的变化情况,那么气血从何而来?人身气血的生化之源在脾胃,脾胃之气名曰胃气,“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进而言之,切脉最重要的是切“胃气”的强弱,笔者认为这是脉诊的核心要义。
《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胃气的盛衰有无是判断疾病轻重转归及预后的重要标志,因此脉象有无胃气是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有胃气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胃气的病脉则是指不论浮、沉、迟、数,皆不失冲和之象,即胃气充足的时候,病脉的脉象也会呈和缓之象,如《景岳全书·脉神章·胃气解》中说:“故凡诊脉者,无论浮沉迟数,虽值诸病叠见,而但于邪脉中,得兼软滑徐和之象者,便是五脏中俱有胃气,病必无害也。”
如果脉象中出现无胃、无神、无根之象,则病人危矣,此脉象被称为“真脏脉”,又称为“十大怪脉”“十大死脉”,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这些脉象多为脏气将绝、胃气枯竭之候,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人不久矣的征象。
为何脉以胃气为本?
《中国医学大辞典·胃》说:“胃气,胃中运化水谷之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胃者,五脏之本也”。
胃气通过肺输布全身而现于气口,所以胃气充足旺盛的时候,寸口脉才有从容柔和之象;若胃气衰败,周身脏腑得不到胃气的濡养,就会出现病脉,故胃气充足则见平脉,胃气亏虚则见病脉,胃气绝则见死脉,因此《景岳全书·脉神章·胃气解》中说:“盖胃气者,正气也,病气者,邪气也,夫邪正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凡邪气胜则正气败,正气至则邪气退矣。若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但当以胃气为主。”
通过脉诊可知病之进退
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至于死生之兆,亦惟以胃气为主。夫胃气中和,旺于四季,故春脉微弦而和缓,夏脉微钩而和缓,秋脉微毛而和缓,冬脉微石而和缓,此胃气之常,即平人之脉也。
——《景岳全书·脉神章·胃气解》
由此可见,凡病脉中只要见到从容柔和之象,尽管程度不一,但都主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则主病重,预后不良。
因此,真正有水平的中医治病非常注重顾护胃气,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中所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金匮要略》亦言:“四季脾旺不受邪。”故历代医家对不少病证多从脾胃立法,如“补土生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治痿独取阳明”“补肾不如补脾”“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等。对胃气虚衰者选方用药,要避免用有损胃气的药物,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END